喜贺南方学员囊括19年省委、省政府、工商、监狱等热门职位状元
您的当前位置:南方公务员考试网 >> 信息服务 >> 申论信息 >> 正文内容
申论写作
本文转载自:〖无〗    发表时间:〖2008-07-24〗   本文作者:admin   浏览次数:2265

申论写作

 

申论是新兴的写作形式,它综合了说明、议论、叙述等写作方法和综述、报告、议案、意见和建议等文体的写作特点,对于给定的材料和议题进行分析、概括,提出自己的见解、对策和方案,并对其说明和论证,从而体现出个人的素质和能力。因此,现阶段的申论主要出现在选拔和录取公务员等人才的考试试卷上,成为选才考试必备的考试科目。申论作为一种有效的工具,它将逐步成为考核、选拔和晋级的手段,越来越被广泛的使用。

 

第一节                                            申论概述

一、 申论的含义

古语“申”和“论”连用,是“申而论之”,见于清《四库全书● 御制读史记儒林传》“直以为文王后妃时所作,盖本毛苌之义,可谓具有卓识而未言三家之失扵传讹,兹故申而论之”。《四库全书●钦定日下旧闻考卷八十》:“恐后人之谬为比拟,是以申而论之。”也有这种提法。可以看出,这里的“申”和“论”都是动词。“申”有伸展、伸张、施展、表明、表达的意思;“论”有议论、分析、说明、叙说的意思。申明、表达的主张、见解、观点是“申”;分析、说明、叙说、论证的结果称“论”。“申”和“论”从这个角度看又可当名词讲。申论可以是一门学问,有的学者因而提出“申论学”这个概念,但目前“申论”最常见的是一种考试科目。它通过给定的材料,让考生首先针对这些特定的材料,或总括成有明确要求的信息,或表明自己的观点,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制订解决问题的方案和对策,然后就这些信息、观点、见解、方案和对策进行充分的说明、分析和论证。

申论,必须紧扣给定的材料,按照要求,有申有论,先申后论。申是论的前提、基础和对象,论是申的证明、细述和依据。

申论的功能和作用,在于较全面地检测参试者的素质和能力,从而遴选出合格的人才。素质和能力,主要指思想素质、管理素质、政治理论修养,反应能力、归纳和概括能力、分析和发现问题的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能力倾向测验主要是测查人的潜在能力。申论是测验人的现行能力,这些能力是从事特定职务,使工作顺利开展所必须具备的。也就是说,申论测验的是考生从事某种职业成功的可能性,也就是考生能不能胜任某项工作,这些,必须通过写作来加以展示,在具备良好写作能力的基础上得以体现。

二、   申论与作文的区别

申论与作文都是用书面语言即文字来表达作者的思想、观点、情感等,都需要符合逻辑、驾驭文字、立论立意、布局谋篇来形成文章,但申论与作文又有很大的区别。中央、国家机关2000年《申论》试卷就明确强调:“申论考试,与传统的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

传统的作文考核侧重考核考生的文字功底、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它主要通过命题或给材料让考生写作。表面上看,申论跟给材料作文很相似,都必须在限定的材料范围内取材、立论和立意,但实质上,二者有很大的区别,主要是目的不同,要求不同,检测方式不同。

从考核目的来看,给材料作文是衡量考生的写作水平,它一般给出几则内容相连或相近的材料,让考生从这些比较简单的材料中概括出大意,确定主题,围绕主题可以就所给材料取材,也可以根据自己的立论和立意去想象,去自由发挥。只要主题鲜明正确,层次分明,语句通顺,就算合格。申论则不然,衡量考生的写作水平只是基础,也可以说只是手段,它的目的是选拔人才,也就是能够胜任具体职务的工作人员。之所以能够胜任,就必须在素质和能力两个方面达到标准。所以,申论给出的材料量多题繁,信息杂乱,往往是十几段甚至几十段,而且所给材料常常互不关联,比较杂乱。如果阅读者没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反应不灵敏,就无法察觉和捕捉其本意,也就无法进入写作阶段;没有理乱入正、总体概括的能力,也就无法洞悉全局,发现问题;没有政治理论修养、政策水平、思想素质,也难以作出正确的决策,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案,去解决实际问题。可见,申论是通过写作,检测考生的综合素质,考核考生的综合能力。申论考试有着极强的综合性和针对性,更富于挑战性,有利于考生潜能和主观能动性的充分发挥。

从考核要求来看,给材料作文是根据材料和比照材料写文章,明确写什么文章和字数的限定,要求单一和简明。考生怎么阅读材料,用时多少;怎么写作,有什么规定和步骤,那是考生个人的安排。申论则不然,它除了写作字数的限定以外,还要求考生在限定的时间内阅读材料,用限定的时间作答,而且必须依次作答。在具体作答时,它还有具体的要求和规定,比如:“用不超过200字的文字对这些影响进行概括”,“从政府制定政策的角度,提出有针对性的对策”,“拟出现场讲话稿或电视讲话稿”,“用350字的篇幅,提出一套合理化方案,要体现针对性和可行性”,“以工商管理人员的身份,提出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用1200字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加以论述”等等。由此看来,申论更具有限定性、针对性和可行性。

申论的考核要求是为申论的考核目的服务的。现阶段,申论考核目的是遴选合格人才,充任各级各类国家公务员。公务员虽然具体职务、岗位和工作不同,但他们都必须具备符合公务员条件的素质和能力。公务员日常的工作就是要时时处理相关事务,需要调研、协调,发现问题,研究工作对策,提出工作思路,有的放矢,以切实可行的措施、行动,完成上级布置的任务,指导下级开展工作,解决存在的问题,保证工作的正常运转和顺利进行。可以看出,申论考试要求一定是务实尚用的,必须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它是宏观和微观的有机结合。

从检测方式来看,给材料作文的材料比较宽泛,它可以是古文,也可以是今文;可以是事实,也可以是虚拟;可以是叙述,也可以是议论。它的立论和立意,侧重于大的方面和大的领域,主要为是非判断、信仰理念、道德情操、哲理情感等等。对于这种写作,考生有较大的伸缩空间和自由发挥的余地。申论所给的材料比较狭窄,它往往集中在政府和社会面对的问题,诸如国内外时政,社会焦点、热点,大家普遍关注的政治、经济、文化等问题,属于政策、管理和治理范畴。申论常常要求考生进入规定的角色,以特定的虚拟身份来完成交办的任务,从当事人和操办者的立场而不是旁观者和评论者的角度来作论。申论从实际出发,以理论联系实际为纲,以应对、处理现实具体问题为手段,来检测考生的素质和能力,这是它的实质所在。

三、   申论的借鉴与创新

申论是一个新的写作形式,是一项新的考试科目,但它不是凭空产生的,它借鉴了古代和国外的文体和考试形式,吸取了它们有益的营养,为适应现代化的发展需要,为选拔和培养现代化的管理人才,创造性地在人事制度的改革实践中进行了探索和革新。

中国古代有“申文”,它是下级呈报上级的文书,用来申明自己对时务的看法,处理具体问题的做法等等。把个人见解、对策作为测试内容,最早出现在西汉时期。那时,还没有什么科举制,朝廷选拔官员仍然沿袭“推举制”,也就是由在任官员和其他有资格的人士向皇帝推荐他们认为符合条件的人,出任官职,来充实统治集团的队伍。由于主观客观原因,也由于错综复杂的利益关系,那些被推举出来的人难免有滥竽充数之流,其素质和能力水平也难免参差不齐。到了汉文帝年间,皇帝就对被举荐者增加了一项测试,让被荐者把自己的意见著之于篇,即要求参试者就某项国家政策的推行提出自己的见解,或就某个重要问题拿出处理和解决的可行性方案,此为“策”。策由皇帝亲阅定夺,合格者还要被皇帝当面考问,逐一回答,此为“问”。二者合在一起,便是“策问”。大政治家贾谊、晁错等人就是因策问而脱颖而出,被皇帝选中而委以重任,在任职期间出类拔萃,成为历史上著名的能臣。

汉文帝之后,策问又逐步形成对策射策两种方式,成为殊途同归的两种选材渠道。对策突出的是,试者与被试者面对面,试者公开提问,被试者当场对答。“对策者,显问以政事经义,令各对之,而观其人文辞定高下也射策突出的是“射”,既然是射,就有了特定的目标要求,所以,射策在试题出完后密封,不公开,被试者从中抽签,抽中什么就按上面的要求来作答,射策者,谓为难问疑义书之于策,量其大小属为甲乙之科,列而置之,不使彰显。有欲射者,随其所取得而释之,以知优劣。射之,言投射也。 ”(《汉书·萧望之传》)

久而久之,这种问答形式演变成一种独立的文体,南北朝齐、梁时期的大文论家刘勰把它定名为对策对策,后来也有人把它颠倒过来称策对,或者名之谓策论。刘勰在他的传世名著《文心雕龙》之《议对》篇里这样评说对策使事深于政术,理密于时务;酌三五以熔世,而非迂缓之高谈;驭权变以拯俗,而非刻薄之伪论;风恢恢而能远,流洋洋而不溢。“政术”、“时务”是它的对象,“熔世”是它的内涵,“拯俗”是它的目的。对策不是玄言臆想,不是脱离时代的高谈阔论。它必须针对现实,贴近时务,所论的事理要反映出对政治的深刻理解,熔铸出合于当世的见解,要通权达变来改变世俗的不良风气,要能够解决实际的问题,产生巨大的效果。

隋唐时期产生并完善的科举制度取代了策对,在中国延续了一千多年,我们不能说科举一无是处,但它最大的弊端在于使参试者失去了自我,一个个成了所谓圣贤的传声筒。它阉割了“对策”的精髓,与现实严重脱节,引导学子们在故纸堆里惨淡经营,泯灭了人们正视实际问题的激情与解决问题的智慧和能力。严酷的思想禁锢和僵化的模式使其堕落为士子们追求与获取功名利禄的“敲门砖”。

今天的申论首先诞生于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中,这是实践的需要,也是方向的指引。国家公务员,是党的方针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践行者,担负着管理的重任,他们必须具备良好的政治思想素质和管理水平。招选公务员,考生的素质和水平到底怎么样?这里虽然有许多衡量方式,但最根本的是理论和实际:理论水平如何?实际能力怎样?理论联系实际的效果优劣?这些,可以从知识面和写作能力上得到检测,但无法更全面深入地去衡量。传统的考试手段和内容针对性不强,准确性不高,局限性非常明显。

在不断的探索中,古代的“申文”和“对策”受到了今天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决策者的高度重视。“申文”和“对策”都是驾驭材料而不是受制于材料,它们的精髓是运用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水平和能力。它们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又有很高的准确性。作为一种选拔人才的方法,它对现代国家公务员录用考试很有启发意义和借鉴作用。公务员需要具有较强的文字的表达能力,更需要具有针对实际工作的分析问题的能力、综合问题的能力、提出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于综合素质和综合能力的考察,一般的问答和作文显然难负此任,必须另辟蹊径,寻找和采用适应现代需要的新方法。申论,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应运而生。它采用了“对策”选拔人才的方式和方法,但有了本质的变化,它是为国家挑选人才,为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和发展选拔人才。“对策”的核心内容是关于国家政事的见解,申论所突出的也无一不涉及政治、法律、经济、文化等国计民生的内容。“对策”文体相当自由,申论也没有严格的文体限定。“对策”要求有真知灼见,切实可行,申论也要求能切中时弊,要有自己的分析、看法和结论。“对策”提出的方案要有的放矢,申论也讲求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策”的语言要求平实、有表现力,申论也要求语言文字质朴通畅,具有较强的逻辑性和说服力。

申论从选拔适应和推动现代化管理人才的高度出发,综合国家公务员的实际工作特点,又有了很大的创新。它以给材料的方式,代替单一和直接的提问。所给的资料,量大且散乱,但都是实际存在和发生的热点问题,讲究新颖性和社会性,避免局限于某个范围和某些专题,防止死记硬背和照本宣科。现代科学研究表明,人们正确地处理和解决问题,必须正确地认识问题,理清其各种矛盾,抓住其主要矛盾。正确地发现问题和认识问题,又必须从现象到本质,去伪存真,去繁求简。反应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理解能力、分析能力、概括能力俱佳,处理问题、解决矛盾的能力愈强。申论提供大量信息,所有的要求都紧扣这些特定信息,既能充分激发和调动考生的潜能,又能全面考察考生的素质与能力,具有鲜明时代的特征。

 

第二节           申论考试

 

一、申论考试的由来

 2000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中,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考试科目———申论。申论考试的卷面内容共三项:第一是注意事项,第二为给定的资料,第三是申论要求。“注意事项”明确宣布:“申论考试,与传统作文考试不同,是对分析驾驭材料的能力与对表达能力并重的考试。”同时,它还提出“作答参考时限:阅读资料40分钟,作答110分钟。”怎么考申论?它指明要“仔细阅读给定的资料,按照后面提出的‘申论要求’依次作答”。给定的资料共12段,是省政府调研室为有关单位处理民事纠纷个案而反复调查,全面了解了各方面情况后整理出来的材料。这些材料长短不一,有叙述,有说明,有细节描写,也有总体概述。 “申论要求为三项:1.请用不超过150宇的篇幅,概括出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 2.以省政府调研室工作人员的身份,用不超过350宇的篇幅,提出解决给定资料所反映问题的方案。要有条理地说明,要体现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3.就给定资料所反映的主要问题,用1200宇左右的篇幅,自拟标题进行论述。要求中心明确,内容充实,论述深刻,有说服力。

这种新型的考试项目应答方式仍然是写作,但明显与传统的作文大不相同。“申论要求非常明确地告诉考生,申论的所有写作必须立足于所给材料和信息来进行,来完成。此次申论考试实际上是要考生根据和围绕所给材料写三篇文章,虽然这三篇文章都限定了写作字数,有的多,达1200字;有的少,只需要150字,但是它们不能简单地按传统作文那样区分为大作文、小作文,而是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第一篇考的是识别、判断和概括能力,第二篇考的是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三篇考的是说明和论述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三篇共考的是阅读理解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因此,考试大纲规定:“申论,主要通过应考者对给定资料的分析、概括、提炼、加工,测查应考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阅读理解能力、综合分析能力、提出问题能力和文字表达能力。”

从此,每年的国家公务员考试,申论成为必考的科目,成为不可或缺的手段和方式,被沿用和完善。各级地方政府机关公务员录用及其他行业、部门的选拔考试也普遍采用了申论这一新的方式。

二、    申论试卷的结构

经过数年的规整和完善,申论考试已经有了统一规范的结构模式。无论是国家考试,还是地方和部门的考试,除了侧重点的区别,命题方法和试卷结构都趋于一致,以2002年中央国

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申论》试卷为例,基本上形成这样的结构和模式。

关于我们 | 汇款方式 | 考试培训 | 辅导资料 | 行测信息 | 申论信息 | 面试信息 |南方公务员博客 | 网站地图 | sitemap
   

国家公务员考试 | 广东公务员考试 | 广州公务考试 | 深圳公务员考试 | 广东选调生及公遴选 | 事业单位招考

南方公务培训中心总部地址:广州市天河区龙口西路576号广东技术师范大学西校区实训楼516

联系电话: 020-85217183、18922251193

Copyright © 2007-2024 南方公务考试网 版权所有 粤ICP备17020522号

       
  • 电话咨询

  • 020-85217183
  • 020-85213838
  • QQ交流群

  • 310206975
  • 255955650